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眼镜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高科技眼镜不断出现,带给我们生活更多的色彩。近几年,经常听说智能眼镜即将问世,大家都很期待,毕竟忙碌的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一些科技物品。
 
 
 
        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陶建华介绍,谷歌眼镜的制作,需要多种技术的配合,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对话管理技术等等。同时,他还指出,“因为谷歌眼镜本身是一个穿戴式设备,与我们正常使用的桌面电脑不同,它要考虑更多的问题,所以还需要进行与穿戴式硬件平台相关的改进工作”。
 
 
 
        正如陶建华所言,谷歌眼镜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配合,谷歌眼镜中配备了投影显示器、摄像头、触控板、麦克风、喇叭、各种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多种通信模式。除此之外,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眼镜还计划采用声音“骨传导”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确保系统指令声音和外部环境声音互不干扰: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取佩戴者的声音,降低环境噪音的影响,提高语音识别结果,同时系统指令声音也仅佩戴者可听,佩戴者听取系统声音时仍可清晰听到外部声音。就是这些技术的相互作用,成就了这款我们期待中的“神奇”眼镜,而谷歌眼镜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12年最佳发明之一。
 
眼镜连锁,眼镜机构,眼镜项目,眼镜品牌
 
        一位电子产品分析师表示:“谷歌眼镜需要各种前沿技术,包括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以及电池和通讯方面的技术,目前这些技术还没有实现,需要完善。”
 
 
 
        确实如此,目前的谷歌眼镜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说,目前的原型产品电池续航时间只有六个小时,所以,如果想要在郊游的时候用它来拍照、摄影,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面临没电的尴尬。除此之外,谷歌眼镜上网将采用WiFi和蓝牙技术,不支持3G频率,因此,在WiFi覆盖不到的地区,谷歌眼镜也将无能为力。
 
 
 
        还有不少人表示,即便谷歌眼镜确实如其所宣传的那般,但是,戴着它依然会给人带来困恼。比如在佩戴谷歌眼镜时,用户的右眼必须看着视野右上方的投影仪微光,才能看清楚数据与文字,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带来潜在的风险。除此之外,佩戴谷歌眼镜会不会对人的视力造成影响?会不会对人的大脑产生辐射危害?因为眼镜还没有正式发布,所以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去验证这些猜测,但这些疑问确实困扰着很多跃跃欲试的人。
 
 
 
        谷歌眼镜究竟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还是只是美好的幻想呢?对此,陶建华表示:“谷歌眼镜中使用的单个的技术相对来说都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但是我说的这个成熟是有一定保留的。因为这些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说语音识别技术,如果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里,或者使用者的口音比较严重,就会影响到语音识别的效果。因此,对于谷歌眼镜来说,达到一个初步可以使用的范畴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期待它在很多场合都有一个很高的性能,这个还是比较困难的,它的使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也许有的用户可以适应这种限制,从而喜欢它,有的用户不能接受这种限制,就会对谷歌眼镜是否实现了其宣传的性能有不同的认识。”
 
眼镜连锁,眼镜机构,眼镜项目,眼镜品牌
 
        有报道指出,谷歌研发这款眼镜的目的在于巩固Android在移动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且推动谷歌在社交领域继续发力,因为使用谷歌眼镜可以拍照上传至Google+,这将为Google+提供最强大的普及推动力。
 
 
 
        且不论谷歌推出这款智能眼镜的战略目的何在,就眼镜本身而言,已经预示了重要的信息。陶建华认为:“从媒体报道上看,谷歌眼镜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巧,能把这么多的核心技术集成到一个很小的设备里面,并且让它非常有效地配合工作,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虽然将显示器融合到眼镜中,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获得应用,但过去这些技术也只是将信息显示在眼镜上,谷歌眼镜试图把眼镜显示和穿戴式计算机结合起来,并且把很多人机交互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这本身对人机交互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这种集成创新的思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谷歌眼镜给予了殷切的希望,智治基金创始人埃里克·杰克逊就曾在《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发表文章称,谷歌眼镜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下一种重大产品,并且已经拉开了“后手机时代”的序幕。不过,也有一些国内专家表示,智能眼镜的发展前景不容置疑,但是能否有效推广尚存疑虑,除了功能本身之外,销售价格也是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谷歌眼镜暂定的价格是1500美元。
 
 
 
        通常,在计算机的发展中被认可的规律是:凡有助于缩小人机隔阂,建立和谐人机环境的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谷歌眼镜能否在这样一个新的人机交互思路的指引下,克服可能存在的问题,使计算机适应人,并最终成为符合普通人生活习惯的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这才是其能否被认可的关键。